('
怎么心脏不受控制地跳呢。
大人。比起旁人,赫连总是更冷静, 他问,那我们以后,是要向北还是向南呢?
叶碎金道:现在还不不知道, 先把这一块都抓在手里, 再看形势。看哪边动荡, 也得看我们自身的实力。
众人顿感遗憾。
现在楚国乱了, 正是大好时机, 他们要是有晋帝几十万大军的实力, 可能就挥师南下了。
然而没有。四五万比起邓州时候当然是螺旋翻倍,可还不足以吞掉楚国。
更重要的原因是,楚国有肃王这样的强人在。
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。谋不动楚国,当然要去谋别的。
往东看,江南亦有几股势力,但拧不成一团。且高盼的荆南算不得什么,失一州两州对大势力来说不是大事。边境事本就是这样,今天你夺我一州,明日我夺你两州。
高盼动起来,没有楚国那么扎眼,不会引起别方势力的强烈反弹。
此时,楚国正乱,正好让高盼动起来。
旁人只会看到高盼在江南多了一个两个小州而已。没有人会想到,荆南已经易主,叶碎金能坐跨长江,贯通南北。
叶碎金居于幕后,他们便看不到高盼这扩张带来的长远的威胁。
我们的时间有限。叶碎金说,必须赶在楚国内乱结束前拿下鄂州。
大家都看她。
叶碎金道:现楚帝打不过肃王的。
荆南降将对楚国的情况更了解,纷纷点头。给老叶家军的军将解释:楚国现在的地盘,一半是崔涪打的,一半是肃王打的。
大约对自己平庸无能这件事内心里也明白,所以现楚帝一直很忌惮弟弟们,对弟弟们实在称不上是慈兄。
弟弟们原就不服他,如今肃王站出来了,数个弟弟都追随了他。
也是叶碎金的运气好,复州其实在楚国和别方势力之间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好几回了。
老百姓甚至对打仗都习惯了。
因这些扎根很深的势力有个好处,就是都还晓得不糟蹋自家的粮仓。哪怕一时被别人占了去,自己再抢回来就是了。
这一年的时间,叶家军的将领已经与水军磨合好了。叶家军从此有了新兵种。
荆州的民政,这一年也已经捋顺。叶碎金又可以亲自领兵。
复州和鄂州被打得有点懵,因也收到了消息说是楚国内乱,他自家还带着人往楚地去,想捞几个州,不想那边还没捞着,这边失了复州鄂州,得不偿失。
此时又不能回头,否则亏得太厉害,只好忍着一口血继续攻楚。
倒真叫他趁着楚国乱攻下了三个州。这一笔也不算赔。
只正想回头反攻鄂州复州的时候,楚军又反咬了回来,夺回了一个州。两边对峙着,暂时停了手。
十月,楚帝禅位肃王,楚国内乱结束。
但这时候,复州、鄂州已经落入了高盼之手。
完了完了。肃王上位了。高盼说,肯定要打你了。
叶碎金道:你我一体,倒不必幸灾乐祸。
咳。高盼收收嘴角笑意,那你说,崔博要是来打咱们可怎么办?他得有二十万,不,得有三十万兵马吧?
他和他爹、他兄长可大不一样。他是个狠人。
以前他爹老了,他哥无能。咱们这里才安稳。如今他上位了。啧啧啧~
叶碎金问:如果是你,你怎么办?
高盼把手一袖:我当然立刻马上就称臣。
叶碎金:那就称。
高盼:……?
叶碎金催他:愣着干嘛,去写降表啊。
她特意嘱咐:言辞恳切些。姿态放低些。
高盼:……
肃王崔博登基称帝,成为了楚国的第三位皇帝。
他囚禁了退位的兄长,安抚了众兄弟,收拾整理因内战而狼藉的国内。待都落定,新楚帝立刻调头,杀向了内乱时丢失的那两州。怎么吞进去的,怎么给他吐出来。
收复了一州的时候,收到了荆南节度使高盼的降表。
高盼称臣。
算高胖子识时务。楚帝嘴角扯扯。
因楚帝早早就想拿下荆南了。只最后这几年,崔涪身体不好,担心未来动荡,不但不支持他出兵荆南,还帮着他的兄长打压他,一直在收权。
高盼这降表若来得再晚些,等他收回这两州,可能就捎带手要打荆州了。
高盼没想到叶碎金这么年轻,也能像他一样在政治上这么厚脸……咳,像他一样政治上这么成熟。
说称臣就称臣啊,这身段柔得。
若是年轻气盛低不下头的,容易死得早。叶碎金这样的,高盼反而心里更踏实了。
叶碎金不是第一次玩这手了。
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