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书房5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44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岁月史书上的短短一行字,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奋斗。

1974年的种树大业告辞一段落,可能来年立春又是一场盛大的运动。

1974年中旬,在国际市场变化多端的形势下,进口化肥大幅度涨价。

1974年底,全国计划召开会议拟定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,会议指出……多个大型化肥建设项目将于明年进入施工高潮。

新昌县幸运地成为落地项目城市之一。

说幸运也不算,事在人为。

至少在陈若浓的上辈子里,新昌县可没建过化肥厂,新昌县的化肥大规模使用还是在1975年大量化肥厂建完之后的事。

这一辈子因为许域这朵小蝴蝶,煽动了一些未来的走向。

在刚开始化肥推广的时期,新昌县预定化肥的量在江省内也是属于遥遥领先,在众多小县城里冒出了头。

新昌县虽处于江省山旮旯的地方,但是江省南部哪里不是山旮旯?

更何况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之一,这里不多建点化肥厂,那还有哪里呢?

于是,一座小型的化肥厂就在新昌县郊区处轰轰烈烈地建成了。

化肥厂建好了,自然要招大量工人。

除去必要老练的老师傅,还需要各式各样的学徒。

招聘公告勾得新昌县所有人都睡不着觉,这可是工人,是国家饭的铁饭碗,县里之前的工作岗位几乎都被一代传三代垄断,偶尔有工作转手也是有人急着用钱才会如此。

公告栏前人群攒动。

认识字的人大声念出工种和招聘要求,“仪表工学徒二十名,需高中学历;仓库管理员十名,需初中以上学历;物流……”

写在前头的几乎全要高中学历,末尾处需耗大量力气的工人不再要求学历,工资末尾处的工人还更高些,可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越是上头的工种,晋升的可能性越大些,等学徒熬成了老师傅,工资待遇怎么也得翻上几番,就像钳工一样。

因着许域提出的油菜化肥一事,刘国强从那以后挥着鞭子赶刘志远学习,才不会让当时上高二的刘志远随波逐流地辍学,高考虽没了,但刘志远在六月初切切实实地拿到了高中毕业证。

这不机会来了。

刘志远不必和成千上万人抢,可以去试那以前从未想过的坐办公室的活计。

听到这个消息后,姜春花带着刘志远抄起一只母鸡赶到许域那。

“许知青,多亏了你,我家志远才能有这个面试的机会,你是他的大恩人啊!”

刘志远提着母鸡站在一边,有些羞涩地摸了摸鼻子,“许知青谢谢你。”

许域不解地挠了挠头,“我没干什么啊?”

“哎呀!反正就是我家老头子因为你的原因让志远读完了高中,现在他可以去化肥厂面试了。”

“啊?”许域看向和他差不多高的刘志远,第一次见他还是在他刚来的那几天呢,那时候还比他矮了一个头,现在就长得那么高了,虽然个子高了,但孩子气还是挺重的。

想着姜春花一家对着他挺好的,忍不住问道,“打算报哪个?”

刘志远立正大喊,“仪表工学徒。”眼里闪着希冀的光。

许域被他哄弯了眼睛,“回去多看点机械类的书,多少能答点出来,拿个印象分。”

刘志远瞪大了眼睛,“好!”

姜春花红光满面,拍了拍刘志远的后背,催促道,“把母鸡给许知青啊,你这孩子!傻愣着干嘛!”

刘志远学会了,看着许域一层不染的衣服,无师自通地找到墙角还未拆的鸡窝,把母鸡放了进去。

姜春花扫视一圈院子,屋檐下的柴满的快溢出来了,本想让刘志远过来给许域劈上几天的柴,答谢的话到了嘴边硬生生给憋下去。

木柴是姜剑威辛苦了好几个月劈的,一闲下来就跑山上,不仅在屋檐下,后屋库房里还堆满了,更别说许域原先住那屋也给堆了不少柴,足够许域舒服地对付好几个冬天。

“许知青今晚来我们家吃饭吧,让我们好好谢谢你。”

许域小嘴像抹了蜜似的,“不了不了,等志远考上了我再去吃吧。”

姜春花心花怒放,这不是在说她家志远一定能上吗。

哎哟,她就知道!读了书就是不一样!人有本事嘴还甜!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