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向,是从黎语甯约见媒T朋友那天开始变的。
那是一间隐藏在金融区後巷的日式酒吧,下午三点,冷清得像一场还未开始的交易。她提前十五分钟到,点了一壶热清酒,没急着喝,指尖贴着杯身的温度,一点一点找回那种「破局前」的感觉。这是她熟悉的节奏——一个人上场,一个人决定风口在哪里。
陈轩恒来得不算晚,却在见到她时罕见地一愣。
「黎总,这是你第一次找我,还不是为了澄清,而是放话?」他语气有些挑衅,但眼中却闪过一丝警惕。
「不是放话,是补全真相。」她语气冷静,神sE却b过往多了几分决绝,「Sable不是来收购,是来套利。他们没兴趣经营耀辰,只想制造预期波动,把整个亚太区当成杠杆棋盘。」
她递出一份纸本资料,是她与李慕白整合过後的版本,不涉及敏感来源,却足以构成连锁猜疑。
「这一波消息你要不要出,我不g涉。但我保证,一周内你会看到市场回应。」
陈轩恒低头快速翻过资料,眼神从随意到凝重,再到不可置信。「这会动摇市场。你知道你现在在点的是什麽吗?」
「我知道。」她看着他,语气像是夜里拉满的弓弦,「我在点燃逆流。」
——
四十八小时後,《时金周刊》头版:〈耀辰并购案背後的暗影资本:谁在C盘谁?〉
标题像是一根钉子,钉进SableJiNg心铺排的叙事曲线里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市场开始动摇。某些提前建仓的资金陆续撤出,原本谣传将会站队的董事突然转向沉默观望。
而在这一片流动中,黎语甯没有停。她用一种几近冷酷的效率,在一周内见了三位耀辰内部董事、一位外部投资者代表、以及两间与耀辰有合作案的银行风控主管。每一场见面,她都像是在对弈。不是每一步都要制胜,但每一步都得让对方知道——她知道局在哪里,也知道出哪张牌会让对方动摇。
她讲得不多,只提供对方一个数据模型或一段市场预测,没有承诺,也不试图说服。她只是把牌摆出来,然後看谁会在这局博弈里选择自己站的方向。
这种做法极耗信任,也极耗心神。
晚上十点,她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,看着城市的灯光闪烁出无数模糊的边界。她不累,却有种久违的清醒。
那是一种像回到过去的感觉——当年还在前公司与李慕白联手搏杀的时候,他们一个擅布局、一个敢拆局,一个计算风险,一个扭转风险。
只是那一次,他们输在了理念。这一次,她想看清楚一切再选择。
——
路子宸在第三天晚上来找她。
没约,直接出现在她楼下,手里提着一盒便当和一杯黑咖啡。